首页 - 京剧知识
京剧中的小孩儿由哪个行当扮演

京剧中的小孩儿由哪个行当扮演

京剧中的小孩儿由娃娃生扮演。 京剧舞台上很少演小孩儿戏,但京剧中有很多戏里有小孩儿。比如《三娘教子》中的薛倚哥,《汾河湾》中的薛丁山,《桑园寄子》中的邓元、邓方,《锁麟囊》中的周大器、卢天麟,《二堂舍子》中的沉香、秋儿等。为了塑造这些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,京剧里就产生了娃娃生这一行当。娃娃生一般头戴孩儿发,身穿茶衣(小孩儿穿的服装),显得玲珑可爱;在唱念上,用和老生相近的真声发音...

京剧中的少数民族怎样装扮

京剧中的少数民族怎样装扮

在京剧传统戏中,习惯把历朝的少数民族按照清代人的服饰特点装扮。 京剧《四郎探母》中的铁镜公主是辽国萧太后的女儿,《红鬃烈马》里的代战公主是唐朝末年西凉国的公主,但在剧中,她们却梳旗头,身穿旗袍,脚踩花盆底鞋,看上去倒像都是清代的公主。还有萧太后身边的国舅,代战公主左右的随从,也都穿清代的官服。这是由于京剧服装可以不拘泥于朝代的限制,允许“一装多用”,而清代的服装既具有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...

京剧中的小姑娘由哪个行当扮演

京剧中的小姑娘由哪个行当扮演

京剧中的小姑娘由花旦扮演。 花旦扮演的或是天真烂漫的少女,或是泼辣爽快的女子。她们性格活泼,举止顽皮,唱腔清脆,念白俏皮,经常是舞台上惹人怜爱的角色。花旦演员十分重视手和眼神的运用,善于运用细小的肢体动作表现少女的心态。花旦的扮相俏皮可爱,所用服饰的颜色也很艳丽。 图中的小姑娘叶含嫣,正怀着几分羞怯、几分欢喜,兴致勃勃地挂画、布置闺房,等待着迎娶自己的花轿。你看她展开画卷,跳上盘龙椅...

京剧中的妖魔鬼怪什么样

京剧中的妖魔鬼怪什么样

京剧中妖魔鬼怪的扮相或美丽,或夸张,他们的服饰也显得光怪陆离,多姿多彩。 很多戏中的女妖都扮相俊俏、潇洒。比如《白蛇传》中的青蛇妖小青,平时和普通女子的打扮一样,但当她施法作战时就会换上特别的装束,显示出她妖仙的身份。在青蛇与法海斗法的一场戏中,她身穿青绿色的短打衣裙,头上的青色额子像由一条小蛇盘成,表示她由青蛇变化而来。在战斗中,当她做出翻、扑、摔、跳等动作时,她的衣裙也随之舞动...

京剧中的净

京剧中的净

在京剧中,净角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,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彩。净因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,所以又俗称大花脸。 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,在京剧中多为将军、神化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,虽有文武善恶之分,但在性格气质上都近乎粗犷、奇伟、豪迈,因而在演唱上要求用真声演唱,音色宽阔洪亮、粗壮浑厚,动作造型也要求粗线条,气度恢宏,以突出扮演人物的性格和声势...

京剧中的丑

京剧中的丑

京剧中的丑角演员又称为小花脸。丑行的化妆虽与大花脸有点相象,可是他的表演风格却完全不同,有点像夸张的漫画。丑角的出场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。 丑分文丑和武丑两类。武丑扮演的经常是一些机警风趣、武艺高超的人物,象绿林好汉、侠盗小偷等等。文丑经常扮演、狱卒、酒保、更夫、老兵等。不管文丑或武丑,虽有文武善恶、身份高低之分,在剧中都是幽默、滑稽的喜剧人物,也并不都是反派。 京剧的行当是经过长期的提炼和规范...

京剧中画白脸的都是坏人吗

京剧中画白脸的都是坏人吗

京剧中的白色脸谱经常用于阴险、奸诈的人物,但画白脸的不见得都是坏人。 京剧中,画白色脸谱的角色大多是剧中的反面人物,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曹操。尽管在历史上,曹操既是大英雄、诗人,又是奸雄,但在京剧中曹操却是以阴险、奸诈著称。京剧演员在扮演曹操时,还要在白色脸谱的嘴角、眉间添几道皱纹,更显出曹操老谋深算、深藏不露的性格。 但有时,画白脸的不一定就是坏人,甚至有些英雄人物也用白色脸谱...

京剧中武艺高强的男子由哪个行当扮演

京剧中武艺高强的男子由哪个行当扮演

京剧武艺高强的男子由武生扮演。 武生扮演的都是武艺高强的男性角色。他们大多扮相英俊威武,一般不挂髯口,念白吐字清晰、铿锵有力,表演更是火爆热烈,武艺精熟。武生主要分为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。 长靠武生扮演的是战场上的大将军,他们身穿仿照古代盔甲制成的长靠和头盔,身后还要扎上代表千军万马的靠旗,脚穿厚底靴,手拿长柄武器。这一身服装往往重达二十斤左右,但武生演员仍要穿着它做出翻腾、扑跌、对打等动作...

京剧中有女老生吗

京剧中有女老生吗

京剧历史上有多位专门演老生的女演员,其中著名的女老生有恩晓峰、筱兰英、李桂芬、筱鞠芬、李凤云、孟小冬等。 老生塑造的都是男性角色,但也有一些女子出于对老生艺术的喜爱而成为专业的老生演员,这种女老生在京剧里又被称为坤生。在京剧形成初期,戏班中不允许男女合演,女子也不准抛头露面登台演出。直到20世纪20年代,京剧舞台上才开始出现女演员,女老生也诞生于这个时期。早期较著名的女老生有恩晓峰、筱兰英...

京剧中武艺高强的女子由哪个行当扮演

京剧中武艺高强的女子由哪个行当扮演

武艺高强的女子由刀马旦或武旦扮演。 在京剧故事中,有很多武艺高强的女性人物,比如大破天门阵的女将军穆桂英,梁山上的女英雄扈三娘、孙二娘,水漫金山的青蛇等。舞台上的她们不仅扮相英武、潇洒,而且个个身手不凡。她们大都由刀马旦或武旦扮演。刀马旦多扮演领兵打仗的女将军、女元帅,她们穿长靠(即长铠甲),在战场上使用长兵器。武旦多扮演女神、女妖、女侠一类人物,表演以打为主,多穿短打衣裙,使用较短的兵器...

京剧中关公为什么画红脸

京剧中关公为什么画红脸

京剧中用红色表示忠义,所以忠诚、讲义气的关羽就画红脸了。 关羽是古典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人物,他红色的脸谱最初来源于书中对他“面如重枣”的描写。因为他忠、义、勇的性格一直被人们所称道,所以,红色的脸谱也就成为忠义之士的标志,比如《三国演义》中为国死战的姜维,《伐子都》中正直忠厚的颍考叔都画红脸。 因为关羽是红脸的代表,所以很多姓关的人物也用红脸,比如关胜、关泰等人...

京剧中哪个行当的表演最滑稽

京剧中哪个行当的表演最滑稽

哪个行当的表演最滑稽? 丑行的表演最滑稽。 丑行是京剧舞台上的开心果,是戏文中的调味品。他们可以扮演酸腐蠢笨的文人,幽默善良的百姓,阴险卑鄙的官员,不学无术的和武艺高强、机警伶俐的江湖好汉等各色人物。表演以念白为主的丑角又叫文丑,以武打、跳跃和抑扬顿挫的念白为主要表演形式的丑角叫武丑。丑角也画脸谱,但一般只在鼻梁附近画一小块白。丑角戴的胡子也比行当的胡子短小。 崇公道是洪洞县县衙里的解差...

京剧中什么是科班

京剧中什么是科班

科班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培养戏曲艺人的教育团体。 新中国成立前,想要学习京剧的孩子大多都要到科班里去,这在行话里又叫做坐科。入科后,学员通常要接受七到八年严格的科班训练,经常要从天刚亮练到深夜。科班的教师认为“不打不成材”,所以教戏时多采取硬扳硬压的方法,也常用体罚的手段教育学生,以致有学员把入科班称为蹲大狱。尽管科班的培养方式很严酷,但也有很多符合京剧艺术规律的优点...

京剧中什么叫行头

京剧中什么叫行头

行头指的是京剧中的戏装。 京剧戏装的类别大致可分为六类:第一类是长衣类,包括蟒袍、披、褶(读xué)子、开氅、官衣、箭衣、宫装、旗装等;第二类是短衣类,包括短打衣(含抱衣抱裤、侉衣侉裤)、马褂、裙袄、茶衣等。第三类是专用类,比如孙悟空专用的直裰衣,哪吒专用的莲花甲等;第四类是铠甲类,主要是将军穿的靠;第五类是盔帽类,包括冠、盔、巾、帽;第六类是靴鞋类,有靴、鞋两种。另外戏装中还有辅助性...

京剧丑角为什么在鼻梁上画一块白粉

京剧丑角为什么在鼻梁上画一块白粉

传说与一个爱唱戏的皇帝有关。 在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,后唐有个皇帝叫李存勖,相传他就是戏曲界的祖师爷(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戏曲界的祖师爷是唐明皇)。这个皇帝不仅爱看戏,还喜欢粉墨登场,亲自上台演出。为了避免被别人识破皇帝的真面目,他就在鼻梁上挂一块白玉。后来,这一做法被丑行艺人效仿,并把挂白玉改为在鼻梁上画一块白粉。 丑角的脸谱和净行不同,脸谱的面积较小,大多只在面部中间用白色勾画...

丑角为什么在鼻梁上画一块白粉

丑角为什么在鼻梁上画一块白粉

丑角为什么在鼻梁上画一块白粉? 传说与一个爱唱戏的皇帝有关。 在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,后唐有个皇帝叫李存勖,相传他就是戏曲界的祖师爷(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戏曲界的祖师爷是唐明皇)。这个皇帝不仅爱看戏,还喜欢粉墨登场,亲自上台演出。为了避免被别人识破皇帝的真面目,他就在鼻梁上挂一块白玉。后来,这一做法被丑行艺人效仿,并把挂白玉改为在鼻梁上画一块白粉。 丑角的脸谱和净行不同,脸谱的面积较小...